欢迎来到bob综合手机版
bob综合手机版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电话 : 021-33522171

手机 : 13262666616

QQ : 021-33522173

邮箱 : 690363178@qq.com

网址 : www.mcwgzz.com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北松公路6955号D栋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橙e资讯(3月17日) 物流、汽车、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端制造业
编辑 :

bob综合手机版

时间 : 2024-10-13 02:39:15 浏览量 : 1

  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口径下,顺丰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两通一达”之合。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口径下,2016年营收575亿的顺丰,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营收98亿元的中通仅多了5亿元。

  顺丰控股3月12日下午公布了2016年年报,全年营收增速21.51%,略低于2015年的23.7%;全年票均收入22.15元,略低于2014年、2015年。

  顺丰国际快递业务飞速增长,2016年营收规模达11亿元,增速达309%。

  顺丰华东地区速运物流营收规模在总营收中占比突破30%,年度增速为23.17%,在七个区域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华北地区年度增速为25.3%。

  201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6.43亿元,完成了业绩承诺。

  2016年顺丰控股不含税营业收入574.83亿元,增长19.5%;2015年顺丰控股不含税营业收入481.01亿元,增长23.7%。增速低于2015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到顺丰控股2016年为实现借壳上市而剥离部分资产的影响。

  2016年5月,顺丰控股在借壳预案首次曝光时,就剥离了从事商品销售的子公司顺丰商业和顺丰电子商务相关资产和业务,后又于7月份剥离了合丰小贷、乐丰保理、顺诚融资租赁等三项金融资产。

  不计2016年被剥离业务的营收,根据顺丰控股的说法,即2016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1%。这相比19.5%增长了3个百分点,但仍较2015年增速23.7%低了2个百分点。

  顺丰控股2016年票均收入22.15元。2016年,顺丰控股实现快件业务量25.80亿票,同比增长31.00%。

  相比之下,顺丰控股2014年、2015年票均收入分别是23.61元、23.83元。

  目前,“四通一达”中仅中通公布了完整的年报。中通2016年快件量为44.98亿,与营收的比值约为2。

  按行业划分营收,2016年,顺丰控股574.83亿元的不含税营业收入中,速运物流不含税营业收入571.41亿元,同比增长21.75%。

  按产品分,2016年顺丰“国内时效产品”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仍然高于八成,达80.09%,虽然在比重上较2015年的82.67%会降低,但营收规模较2015年增15.77%。

  顺丰国际快递业务飞速增长,2016年营收规模达1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91%,较2015年增长309%。

  目前,顺丰国际快递服务覆盖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巴西、墨西哥等51个国家,国际小包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顺丰国际提供包括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国际小包、保税仓储、海外仓储、转运等不一样及时效标准的进出口服务,并可按照每个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包括市场准入、运输、清关、派送在内的一体化的进出口解决方案。

  除国际快递业务之外,重货运输业务、冷运业务年度增速也十分抢眼,分别达到96.23%、93.03%。

  按地区分,华东地区收入仍然稳居第一。2016年,顺丰华东地区速运物流营收规模在总营收中占比突破30%,年度增速为23.17%,在七个区域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华北地区年度增速为25.3%。

  华南、中南、华西、港澳、海外等五个地区营收增度分别为16.85%、22.03%、24.19%、19.49%、18.37%。

  2016年,顺丰控股速运物流毛利率19.55%,相比2015年下降0.37个百分点。其背后是2016年顺丰控股速运物流营业成本同比增22.31%,略高于营业收入的22.31%增速。顺丰控股营业成本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等。

  营业利润方面,2016年顺丰控股营业利润36.93亿元,同比增44.2%;利润总额51.91亿元,同比82.46%。

  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0亿,同比增长112.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3亿元,同比增长62.85%。

  根据顺丰方面的说法,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一项规模为12.3亿元的“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以及约2.7亿元的政府补助。

  在借壳上市的交易中,顺丰控股承诺在2016年至2018年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85亿元、28.15亿元、34.88亿元。

  与“四通一达”相比,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口径下,顺丰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两通一达”(圆通、申通、韵达)之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口径下,2016年营收575亿的顺丰,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营收98亿元的中通仅多了5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快递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们在享受快递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快递送货延误现象严重、货物安全难保障、客户信息不安全、行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就如何规范快递行业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加紧制定和完善快递行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快递业发展问题,指出“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这是自2014年以来,快递业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高宏峰表示,目前电商、快递进社区基本已经达到100%,进农村基本上达到70%-80%,全覆盖还需要进一步去实现。快递业是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行业,最近上市的快递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自去年10月起,“三通一达”及顺丰等5家快递龙头企业先后上市。截至今年2月底,顺丰、圆通、申通、韵达4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市值总和超过4600亿元。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业务收入完成4005亿元,同比增长44.6%。这是中国快递业连续6年保持50%左右的高增长,中国已牢牢锁定“第一快递大国”的地位。高宏峰表示,我国是第一快递大国,但还不是快递强国,快递业务要提高服务质量,着力做优做强。

  高宏峰表示,当前政策上的一些障碍阻碍了快递行业的发展。比如快递车辆通行难的问题,目前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交通管理部门不给快递车辆上牌照,并将其作为整顿清理对象。在城市交通压力下,汽车配送堵车,影响运送效率和速度,不用电动三轮车用什么?因此,做好快递电动车的规范管理是很重要的。

  目前,北京市已有57000余辆邮政寄递企业电动三轮车纳入了统一管理,有了统一的编码和颜色。这一数量占据北京市邮政寄递企业电动三轮车99%以上的比例,基本能满足本市每日的派送需求。高宏峰说,北京将快递车辆统一纳入管理范畴,不仅规范了快递车辆管理,车辆惟一编码,一车一人对应,也加强了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管理。

  针对跨境电商问题,高宏峰表示,过去海关是针对包裹和货物检查的,要求逢货必检,现在的快件是海量的,所有都检查是不现实的,海关通行检查的能力远远适应不了快件数量的增长,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快递业务以20%以上的平均速度递增,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层次服务共生、多元主体竞争的格局。但快递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型或私人快递公司一方面在抢夺快递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的秩序。这些小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快递公司。

  据估计,目前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地就有非法快递公司3000多家。这些非法快递公司仅有三五个人,几辆自行车,到处揽活,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今年春节过后,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快递加盟网点发生快件积压问题,加盟制快递企业末端网点面临的困境暴露出来。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从业者中,进城务工人员和低收入人群是主要构成人群,由此引发的用工不规范问题十分普遍。高宏峰说,通过快递公司上市的方式,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制度。

  针对快件无法按时到达的问题,高宏峰说,这与当前快递公司的业务模式有关。中顺丰在快件运输上的稳定是基于其约60%为商务快件,电商所占比例较小。而“三通一达”大部分是电商快件,平台派了就得接,现实情况是他们无法准时快速处理这些快件。

  快递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也存在诸多问题。高宏峰表示,200万名快递职工,每年300亿的快件,面对这样的市场压力和难度,要用积极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快递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消费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军,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有力驱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持续繁荣的背后,却面临着隐形的环保负担。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件超过300亿件,120亿个塑料袋、144亿个包装箱,247亿米封箱胶带——可以绕地球600多圈。估计到2020年,中国快递将达到800亿件。

  除了产生大量垃圾,快递废弃物的实际回收也令各界担忧。据悉,由快递包裹产生的百万吨包装废弃物,实际回收率不足10%。这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对自然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此外,快递企业回收利润微薄,而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成本远高于购买新包装成本。正因此,快递企业回收热情不高,最终令包裹垃圾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快递垃圾问题也受到了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一些代表委员严肃指出,过度包装不仅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趋紧缺,产生的“白色污染”更是严重困扰城市。

  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贾伟平建议,快递包装产生的环境垃圾触目惊心。仅仅依靠回收利用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出台更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法规支持。

  贾伟平认为,尽管一些大的快递企业已经在逐步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降解袋包装。但可降解包装因成本高、不易储存、不能反复使用等因素不利全面推广,而且大量使用后依然也会带来污染。对于快递企业来说,“纸箱重一点,可以多挣运费”,因此并没有包装减量的实际积极性。对回收市场来说,1个纸箱1角回收,2角8再卖出去——利润0.18元,还不够整理撕胶带、搬运的人工成本,难以维系。而回收再造,生产过程也依然会产生污染。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六国化工氮肥厂质计部副部长丁宏锁也提出建议,应加快对快递行业进行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制度建设,规范快递行业的管理和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服务和消费维权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加强快递行业服务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要推动行业加强自律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快递行业服务规范,监管并指导企业予以实施。

  丁宏锁认为,一些小型的民营快递企业主要经营特定区域和省内快递业务,虽然经营方式灵活,但管理比较混乱,存在揽件检验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开具发票不统一、损毁赔偿不统一、交递邮件无验收等问题。一些省市相继制定政策,来规范快递企业的监管和发展,但针对性不够强,且在执行过程中难于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新闻主播许婷呼吁尽快制定快递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应对快递业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许婷强调,快递包装不仅是行业问题,而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同样建议加快包装行业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快递条例等行政法规:“尽快将快递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同时,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修订完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并将其调整为强制性标准,为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规范。”

  采用环保材料势必会增加快递和电商企业的成本,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建议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孙委员认为,应该大力推进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快递用可降解、可循环包装材料的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

  2017年初,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广绿色包装,鼓励加大对快递包装的回收力度,提高快递包装的再利用率。近年来电商和快递行业也推出不少举措致力于绿色物流,如“绿动计划”等。

  虽然快递垃圾问题涉及环节较多,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包装标准、垃圾回收和处理、消费者环保意识等等。但在表委员的关注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政策可以落地,从而有效解决快递垃圾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国内汽车生产215.96万辆,环比下降8.84%,同比增长33.77%;销售193.92万辆,环比下降23.03%,同比增长22.37%。

  考虑春节所在月变动因素,业界一般将前两月产销量合并分析。今年1至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2.9万辆和44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1%和8.8%,高于上年同期7.3和4.5个百分点。

  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低于行业整体。数据显示,1至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1.9万辆和385.1万辆,同比增长9.9%和6.3%,低于汽车总体1.2和2.6个百分点。其中,轿车产销分别增长6.4%和3.8%;SUV产销增速较上月有所扩大,分别增长28.7%和21.6%;MPV产销增速分别下降为15.7%和18.7%;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5.6%和26.9%。

  商用车产销则呈现高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61.0万辆和60.8万辆,同比增长19.4%和28.3%,高于汽车总体8.3和19.5个百分点。其中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8.5%和23.5%;货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7.4%和37.4%。

  值得一提的是,商用车中,重卡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长势头,今年连续两月井喷。第一商用车网的数据显示,重卡市场今年2月份预计销售各类车辆8.8万辆,环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2%,净增长5.3万辆。这意味着2月份重卡销量创下了市场同期历史新高。

  “受益于国家治超限载新政实施、基建投资增加以及产业补库存带来的运力紧张局面,加上老旧重卡的替换需求,重卡复苏势头明显并延续至今。”华泰证券分析师谢志才说,预计2017全年重卡销量有望突破82万辆,取得同比12%以上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环比呈现大幅回暖,但同比依旧十分低迷。1至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了33.5%和30.5%。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低迷在预期之中,该车型还未走出政策换挡带来的负面影响期。

  据悉,新能源车企要想获得新能源补贴,需保证销售车型先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而在此前目录作废后,很多新能源车型没有取得补贴资质,车企不愿意顶着没有补贴的压力销售,因此销量大幅下滑,预计政策换挡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恐将持续整个一季度。

  不过,随着后续目录发布的常态化,叠加地方政府补贴等不确定因素落地,行业整体产销量预计开启高速增长。

  国信证券分析师梁超指出,影响车企产销决策的最大绊脚石“补贴新政”已在2016年年末出台,新检测标准也已发布,新能源产品目录快节奏推出,从二季度起,新能源车产销有望上量,行业回归有序生产。

  国海证券报告称,中期来看,新能源车目录回归每月一批常态,将推动销售量稳步增长,预计三季度数据靓丽,全年预计新能源汽车销售量70万辆至75万辆。

  在进一步繁荣汽车后市场、打破售后服务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背景下,配件渠道的放开和同质配件的推行成为近两年业界的焦点。

  2016年1月1日起,《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要求加强同质配件的使用推广,此外修改后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同质配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阻碍重重,参与其中的整车厂数量很少,而且态度也并不明朗。从表面上看,同质配件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动了车企的“奶酪”,但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在同质配件的推广过程中,真正给车企带来烦恼的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利益受损”,同质配件在落实层面的诸多不确定,引发的种种顾虑和隐忧,才是导致车企对同质配件推广“态度暧昧”的真实原因。

  作为国家政策支持推广的同质配件,原本应该迎来迅速发展的坦途,然而从近两年同质配件的实际推广情况看,反而是步履维艰。尤其是在企业方面,虽然很多车企都表明会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行事,然而记者发现,对同质配件进行实际推广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很多企业甚至不愿意提及关于同质配件的推广进展。

  据了解,目前仅有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等几家车企在此方面有所动作,大部分车企仍然是三缄其口、态度不明。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推广同质配件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为自己培育一个竞争对手,这种做法显然令企业有些为难。

  虽然在同质配件的推广中,车企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但部分企业也对此付出了努力。一汽丰田零件部高级总监王金伟告诉记者,作为厂家并不是不愿意推进同质配件的发展,之所以不太积极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的同质配件还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认证,甚至完全没有认证,这样的配件质量缺乏保障,一旦消费者采用这样良莠不齐的配件进行维修,出现故障问题后权责无法进行界定,这会为企业和4S店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采访中,他明确告诉记者:现阶段,企业并不会特别主动地推广所谓的同质配件。

  据王金伟透露,对于企业而言,目前零部件仅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厂件,一种是非原厂件,其中非原厂件包括认证件、同质配件和副厂件等。目前除原厂件外,车企所推广的多为“认证件”,而且一般采取“第二品牌”的方式来推广,即厂家与非原厂件厂商合作生产的配件,这样的配件是被厂家认可的。

  通过“第二品牌”配件,厂家可以实现配件品牌与整车品牌的分离,既符合国家反垄断的需求,也为整车的流通销售和售后做出了有效分离。同时,厂家还可以把新旧车辆的维修件进行有效区分,以适应保险公司降低理赔成本的需求。据悉,目前已有上汽车享配、上汽通用德科、一汽备品(一汽-大众汽车备品有限公司)在做这样的尝试。

  王金伟还向记者透露,目前同质配件的主要推动力量来源于保险公司,在售后方面,零部件的维修主要分三块,其中67%是由保险公司付费的,16%则是一般维修,17%为保养。而相当一部分车主在维修时都会选择4S店,并要求用原厂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索赔成本。保险公司为了降低理赔成本,会大力推广同质配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同质配件推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认证,这让所谓的“同质配件”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王金伟认为国内的同质配件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副厂件,所谓副厂件,就是指非汽车生产厂家授权的厂家生产的配件,它标有自己的厂名,也有自己的商标,会标明适用于某某车型。

  可见,即使从厂家的角度看,同质配件的概念也不够明确,消费者对此的认识也就更加无法清晰。在缺乏认证的前提下,同质配件的质量其实无法得到线S店及修理厂也无法判断消费者自带的同质配件是否符合车辆的使用要求。面对良莠不齐的同质配件,厂家也很难规范管理,尤其是采用同质配件后车辆出现故障,权责无法划分,对于企业而言会增加不小的投诉风险,也影响了品牌形象。

  确实,企业的这些担忧与顾虑也在情理之中,同时王金伟认为,同质配件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面对“三无”的同质配件,消费者无法确保自身的安全问题,一旦因为采取了伪劣产品而导致车辆出现故障,所涉及的问题将非常严重。

  同质配件的出现其实是为了规范市场、打破垄断,为消费者谋福利的,对于配件生产、流通、维修、保险等环节而言,都是有好处的。但目前同质配件的体系还没有完善到可以实现这些美好的初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以迅猛速度进入家庭。小汽车的普及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但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以及停车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吴光纯表示,上海、北京及天津等大中城市已先后出台小汽车限行、限购措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方案,对一户购买多辆小汽车者进行限购,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目前,堵车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中小城市,甚至是很多农村也随之加入堵车行列,很多小区停车一位难求,有车者、无车者都为此感到闹心。”吴光纯表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与小汽车的“贡献”密不可分,资源、环境、道路等已难以承受小汽车数量如此快速增长。

  吴光纯代表建议,可以对一户购买多辆小汽车者进行限购。一般每户限购一辆,对强烈要求多买的用户建议大幅提高车购税、资源占用税等,对弄虚作假挂靠别人户口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对没有固定停车位的购买者进行限购。“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为停车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严重影响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规划设计的停车位少甚至是没有,乱停车挤占了公共绿地、空间,侵占了其他业主的利益,而且小区物业收取的停车费又与业主没有关系,由此产生的矛盾更是突出。”

  “在限购的同时要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吴光纯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支持力度,争取占领新能源汽车制高点,尤其是尽快研究出台对购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配套措施,如采取贴息、让利、分期付款、加强宣传、强化售后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准备买车的消费者优先购买国产新能源汽车,尽可能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公共交通具有运输效率高、成本低、环境破坏性小等特点。吴光纯说,“政府要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要发展多元化公共交通,构成集地铁、有轨电车、城市快轨、公共汽车、公共自行车租赁为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使出行方便、快捷,要尽可能降低公交车的票价,甚至可以免费,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和支柱,切实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出行难、空气环境污染的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多样化的趋势增强,我国商业渠道正在从传统单一渠道向电商、社交商业等全渠道方向转型。可以想象,全渠道本身会增加企业商品在途库存、仓库盲目扩张扩建等情况,也会产生库存积压、产能过剩、工业用地闲置、物流效率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等各类供应链相关问题。而作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行业,面对如今的企业变革大潮,该何去何从呢?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今年两会上,供给侧改革的提振信号进一步明确。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去产能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等大事提出。

  与此同时,近年我国政府相应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多项计划,应用在供应链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站场实际是要素市场改革,重点任务是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防范风险等。据悉,心怡科技立足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在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及配套改革等多个部分发力,从而降低供应商库存、降低工业用地闲置率、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消化过剩产能。

  在工业用地方面,心怡科技推出的云仓储模式,使供应链环节得以优化的同时,通过整合完善各级仓储而形成的云仓网络可更大程度上提高仓储周转运作率,降低仓库用地闲置率。

  由于现阶段仓库库存区域分散,中小商家不集中,车货司机等资源不匹配,同时需对接众多的电商平台、门店,导致仓储物流环节消耗巨大并且效率低下,因此心怡科技推出了云仓储模式。云仓储网络即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通过集结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社会物流资源,形成大规模的订单,然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能力,总结、预测客户的发货规律,提前备好物流资源,提升时效,最终提升商家的库存周转速度和供应链效率,降低客户在供应链环节的成本。目前心怡科技已经拥有覆盖全国350个城市的运配网络,拥有全国82个RDC管理项目。

  现如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新材料等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心怡科技的仓储自动化、智能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心怡科技在仓储运作过程中,自行研发OMS(订单系统)、WMS(仓储系统)、TMS(运输系统)、等系统,能够实现从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到运输管理环节,优化作业流程,实时反馈信息,促进供应链管理向一体化、高效化和信息化发展。

  仓储向自动化转型,无论是对作业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还是对消化过剩产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内第一家投资大型自动化仓储及分拣自动化的公司,心怡科技依托于大数据能力和自动化系统,国内自动化仓储面积已经有30万平方米,仓储内仅需在拣选、条码复核、分拣机监护等环节投入人力跟进,物流七个环节都可实现一体化集成,订单吞吐能力居全国第一,未来也将向无人仓方向发展。同时,自动化设施的改造与升级也是对钢铁等传统工业过剩的产能提出了新的转型与升级的方向。

  影响物流效率的另一原因是设备和作业方式的落后。为提高物流效率,心怡科技对仓储机器人进行不断研发与优化,旨在于提高拣货速度,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心怡科技在供应链运作全流程中所获得的大数据对供应链上游的生产企业,及供应链预测与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消费数据向商家赋能,指导上游生产,更好的使上游企业在供给侧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需求预测数据可以指导商品运送靠近消费端,改变物流与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配套改革方面,国家希望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强创新与市场对接。

  故而心怡科技从2016年开始,便加大对智能化物流设备研发的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尤其在“库房标准模块化”、“信息识别智慧高效化”、“输送高速自动化”、“控制智能网络化”、“管理动态数据化”等方面不断创新。

  另外心怡科技在外贸综合服务、物流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尤其在跨境服务方面,从2014年开启全球化布局,为跨境业务提供从海外采购、、策划、代运营、国内保税仓、电商仓储以及物流配送的一体化等服务。作为具有跨境物流业务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心怡科技也正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掌控海外的细分市场和流通渠道,希望能更好的指导并促进国内过剩产能可有效输出。

  在“双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变革背景下,心怡科技将延续自身科技化、智能化的优势,紧抓市场发展潮流,建立现代物流的新规则,在未来继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发展智慧物流、科技物流,为商家提供智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为行业、为全社会创造价值。

  2017年是徐工重卡换挡提速的新一年,为确保“十三五”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深入践行“领先、用不毁”金标准,坚持不懈的以品质提升为主线,以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为目标,以质量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以产品可靠性和卓越绩效模式为中心的质量建设工程;着力实施全员抓质量、全过程抓质量;用科学的方法和化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强化质量责任管理,“谁设计谁负责、谁采购谁负责、谁制造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提高区域质量自助管理能力;实施责任下沉管理,重树过程自控体系,形成分厂质量的自我管控;加强工艺标准的执行力,强化员工对工位工艺要求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掌握,加强日常工艺工作;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文化宣传,强化“每位员工精准做对每件事情”的质量文化理念。

  明确质量标准,开展过程质量稽查,实现过程控制PDCA循环;开展生产过程DRL-统计、整车Audit评价,实现可靠性内部验证;深化关键零部件及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建立畅通的质量信息传递渠道,联合设计、工艺、品管等部门一起制定解决方案并跟踪检查实施、落实情况。

  严格执行产品“六性”领先和“四用”可靠的标准,利用内部及外部专业检测机构,对关键、重要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和可靠性验证,只有合格后才能纳入合格供方名录;将质量控制延伸至供方生产现场,提高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实行供应商智能化评价,充分调动供方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部件质量的提升。

  策划并实施电话回访、定期走访、发函等方式倾听用户的心声、了解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测量用户满意度,由交付时评价转变为全寿命周期评价;运用精益管理的先进方法和工具,对用户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更为精准的满意度改进依据。

  围绕提升产品质量,以用户满意为导向,围绕管理水平提升,业务流程优化,经济效益提升,继续开展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完善六西格玛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库,支撑项目实现内部化、常态化。

  唯有出色的质量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唯有完善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肯定。时时刻刻把质量抓在手上,分分秒秒把用户放在心上,徐工重卡全力打造卓越型质量新体系,实现徐工世界级品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增大,农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劳动力短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据统计,近十年来第一产业劳动力净流出量在1亿左右,平均每年都有1千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流出,尽管今后这个速度会放慢,但是每年几百万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出还会持续下去。

  特别是这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地区性、集聚性、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成本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中,劳动生产平均占5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仅仅占10%左右,所以说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这种成本差距很大。

  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务农意愿低。之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一个观点,未来农民可能会成为一个抢手的职业,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有两点,一是农民收入增加,二是农业劳动更加体面。所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依靠国家的各类补贴政策来拉动农民积极性,现在来看,这些政策也出现边际效应下降递减的情况。面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拼资源和拼投入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的方式。

  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生产将日趋重要。机械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的种植意愿,影响先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影响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使用。所以,农业机械化关系到整个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力量衍生,以及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

  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4亿千瓦,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特别是在玉米收获、水稻种植等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农机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200亿元,跃居农机制造第一大国。

  3月1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消费维权,成为了一个有特别意义的符号!涉及到光伏行业,今年又将如何“过节”呢?

  光伏虽然是一个“新”的行业,但各种质量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电器短路、停机、燃烧、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组件负偏差、电站实地功率预测不准确、逆变器高故障率偏高等等,在一些地方是层出不穷。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光伏行业大干快上,装机猛增,再加上投资门槛不高,市场监管和标准成熟度不够,一些不良厂家趁机将降解、拆卸、低质组件以次充好,更有一些电站投资商为了降低成本,也给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留下“缺口”!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质量问题将会大量显现,很可能在三五年后就进入高爆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曾走访了西部大量电站,发现很多电站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责?质量隐患不容忽视。

  凡此种种,是影响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毒瘤”,必须及时重视、尽快清除。借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华夏能源别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让我们看看那些质量问题事故:

  2017年3月1日中午,江苏气象台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3月1日下午4点左右江苏省内多个城市相继出现8级左右大风,气象灾害面前,光伏质量问题瞬间爆发!上图是某地光伏电站在大风之后的“惨状”,一片废墟拷问着电站的设计质量、安装质量、支架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015年5月,苹果公司一直引以为傲的位于亚利桑那Mesa的工厂屋顶突然起火,现场浓烟四起,光伏组件被烧毁。消防局共出动了100多名消防员,花了约35分钟才扑灭大火,幸运的是,该事故没有人员伤亡。

  据媒体报道,起火点似乎是装货码头仓库对面大楼的屋顶光伏组件,这批组件是美国碲化镉薄膜企业FirstSolar的产品。当天当地气温达到33摄氏度,这可能是导致火灾的因素之一。但对于双波薄膜组件可高温引燃这一点,在业内看来也有些不可思议,也有可能是屋顶其他材料着火而顺带影响到电池组件的,不过苹果公司并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的起火原因和调查进展。

  分析人士指出,起火现场可能没有安装烟感或温感传感器,要么是安装了却失灵。如果有传感器正常作用并及时报警,不会发生这么大的火灾。另外,监控系统未能实现组件级、甚至组串级监控,如果监控系统可准确捕捉的话,那么把火灾消灭在发展阶段并不难。这些质量安全问题,苹果公司为何都没有考虑到?

  2016年7月27日,台北市出现摄氏38.5度高温。位于公馆的自来水园区于下午2点左右失火,经勘查发现是园区内的屋顶型太阳能板起火,起火原因初步判断是过热导致电线起火,光伏电缆、电线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2013年9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的屋顶电站项目发生火情。当地消防初步确认,起火原因为天气过热引发楼顶防水层和光伏电池组件的自燃。光伏电池组件居然会自燃?那还敢用来发电么?组件质量隐患可不仅仅是少发几度电的问题。

  2012年6月,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某光伏发电站的太阳能组件发生自燃,燃烧现场惨不忍睹。据了解,起火点发生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一个电控箱处,恰巧是一个防烟楼梯的正压进风口,导致室内烟气倒灌。火灾报警后未联动排烟风机,烟气弥漫,后消防车出动降火扑灭。

  荷兰食品与消费品安全管理局(NVWA)发布报告称,荷兰ScheutenSolarSystemsBV公司生产的Multisol牌太阳能电池板自2009年8月在欧洲市场销售以来已引发15起火灾,目前该型号电池板已售出65万块,起火点在板与板的连接处,老化的电池板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即容易起火。

  65万块啊,这么多的质量隐患电池板,等于是在多少个屋顶上装上了“定时炸弹”啊?

  上述六个因为光伏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的严重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极端和典型的。更多的光伏质量问题虽然没有酿成安全隐患,但也严重扰乱了市场,伤害了电站业主和消费者的利益。

  例如,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检测发现,新疆某8MW光伏电站3178块光伏组件中红外成像抽检2856块,其中19%存在虚焊热斑效应。甘肃某10MW光伏电站,抽检发现高达58%的光伏组件出现功率明显衰减。

  鉴衡认证曾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所用组件进行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衰减,隐裂,蜗牛纹等一系列问题。结果显示,425座太阳能电站中,30%建成3年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由于组件的质量问题有些建成3年的电站设备衰减率甚至高达68%。如果组件一年衰减超过5%,照此速度,5年后这个电站就将报废。

  面对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谁来管?光伏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光伏市场环境如何才能保持洁净?这都拷问着光伏行业从业者的良心。光伏产品质量要保证25年,不是一两年的事,光伏质量问题需要及早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得以解决。

  连日来,德国媒体密集关注中国两会召开,对总理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李总理强调的今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向全国人民承诺“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我们会让我们的天空再次变蓝”。德媒评价中国总理的话充满自信,令人振奋。

  德国《经理人》杂志撰文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转型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较德国能源转型不起眼的变化,中国采取的是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已经连续3年降低了煤炭消耗量,2016年的煤炭消耗量比2015年下降了4.7%,节省的煤炭数量相当于整个英国的煤炭消耗量。而两年前国际能源署还预计,中国直到2030年煤炭消耗都会持续增加。

  德媒称,中国虽然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耗大国,但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水力、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已由64%下降至62%。政府已经停止了100多家煤炭火力发电厂的建造计划,这是一个相当严厉的措施。

  随着煤炭消耗量的下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逐年下降。近四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不再增长,政府预计今年将同比下降1%。

  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建设也相当迅速。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德媒称,中国的能源转型带来的将是一场真正的能源革命。

  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五大行业之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目前唯一未被国内资本市场所充分挖掘的“金矿”,其前景被一致看好。然而,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产业,及全球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装备制造在国内却颇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尚未被投资市场认识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5-10年是智能装备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如下被国家几大部委“重点提名”发展的细分智能装备。

  数控双主轴车铣磨复合加工机床;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螺旋内齿圈拉床;高效高精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蒙皮镜像铣数控装备;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高功率大力矩直驱及盘式中空电机;高性能多关节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用位置、力矩、触觉传感器;6-500kg级系列化点焊、弧焊、激光及复合焊接机器人;关节型喷涂机器人;切割、打磨抛光、钻孔攻丝、铣削加工机器人;缝制机械、家电等行业专用机器人;精密及重载装配机器人;六轴关节型、平面关节(SCARA)型搬运机器人;在线测量及质量监控机器人;洁净及防爆环境特种工业机器人;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品质电子枪、光束整形、高速扫描、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等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光固化成形、熔融沉积成形、激光选区烧结成形、无模铸型、喷射成形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生物及医疗个性化增材制造装备。

  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多传感器元件芯片集成的MCO芯片、视觉传感器及智能测量仪表、电子标签、条码等采集系统装备;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系统(ScadA)、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装备;高端调速装置、伺服系统、液压与气动系统等传动系统装备。

  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激光跟踪测量、柔性可重构工装的对接与装配装备;智能化高效率强度及疲劳寿命测试与分析装备;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检测诊断装备;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分析装备。

  轻型高速堆垛机;超高超重型堆垛机;高速智能分拣机;智能多层穿梭车;智能化高密度存储穿梭板;高速托盘输送机;高参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速大容量输送与分拣成套装备、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

  可以看出,当前国家针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推出的多项政策,将从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和集成化等方面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产业走向智能高端领域。

  工业4.0是“变革”还是“革命”?这种观点上的分歧实际上与当前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宣传有关。全球各行各业的精英们,无论是国家首脑、金融巨头、企业领袖还是IT巨头都将社会发展的聚焦点放在“工业4.0”上。人们致力于探寻这场工业革命的来源,探索这次工业革命的起因,以致关于此的各类文章、著作和评论蜂拥而来,伴随着大数据、云制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互联网+等各种相关概念。思维的混乱、概念的炒作、文字的夸张使得人们更加无法理清工业4.0的本质。

  据德国最新的民意调查,只有19%的德国人对工业4.0这一概念有好感,而44%的人直接持反对意见。但是对于德国制造、创新、技术,75%以上的人一致认同,表示好感。这说明了德国工业一直以创新、质量、技术和制造为豪,而对于工业4.0概念与此的关联性并不“感冒”。原因何在?从本质上讲,是德国的工业4.0推动者混淆了两种创新,即革命性的创新(RevolutionaryInnovations)和变革性的创新(Evolutionary Innovations) 的根本的概念。著名作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 Christensen )在《创新者的窘境(Innovators Dilemma)》中对这两个创新做了非常精辟的阐述:

  变革性的创新是对于一个产品或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良。这种变化的影响是局部性。而往往是已经存在的企业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创新的精神。

  革命性的创新是创造几乎新的产品,而这种产品具有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全球社会有着强大的影响。往往许多市场上新锐企业推动了这种革命性的创新。

  人们一致公认互联网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它属于革命性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将对全球经济增长起着主引擎的作用,同时在全球经济体系建设和改革方面发挥着日渐突出的作用,掌握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在全球的战略地位,产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目前互联网技术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地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刚刚处在起步时期,属于“蓝海市场”。其经济基数较小且发展空间较大,可通过迅速吸收全球现有知识存量,加速在知识、科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积累,产生较强的“赶超效应”,从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尽快地占领互联网市场已成为各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宣传这一技术时,人们大多采用了革命性创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其核心的方法就是讲颠覆性的技术,转型性的业务模式,新的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一切都是新的,因而不需要积累和继承,不需要产品和方案,只要讲个理念,画个前景,大量的金融资本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互联网、IT领域。在此形势下,如果德国要推动一场工业变革,是宣传变革性的创新,还是简单地宣传高技术的产品、新型的自动化技术、精密的机械制造工艺等传统概念?显然,大讲技术的传承、积累和改革是不能夺人眼球的,不会产生目前如此大的市场冲击力。所以在这次国家营销中德国采用了宣传革命性的创新的方法来推动变革性的创新,成功地引爆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其特点有以下两点:

  (1)仿照美国的市场营销方法,使得一场本质为工业变革的创新演变成工业革命。

  在美国于2011年首先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立刻提出“工业4.0”这一理念。 在初期的宣传资料里,德国人还一直提出工业4.0不是革命性,而是变革性(Industry Revolution isevolu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后来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便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较量。

  在刚刚宣传工业4.0时,采用了CPPS(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的概念来描述工业4.0的未来的前景,而后演变成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用CPS作为其理论的支撑点,以CPS这一概念的混乱性、理论推演的复杂性和整个系统的炫幻性将工业4.0的影响从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革命。

  通过不断地升级和渲染,2015年冬季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上,其创始人Klaus Schwab断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速度、规模和系统性足以颠覆全球各个产业,此次工业革命不再是某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革新,而是整个系统的创新。从此工业4.0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名词。

  但是在2016年3月美国IIC与德国标准化专家讨论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标准时,德国用下图明确地表示了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差别。

  美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IIoT)的组织IIC(Industry Internet Consortium)认为工业物联网将引发整个社会的颠覆性革命,这个标准不仅仅是针对工业制造领域的,而是将对整个社会 ( 如能源、生命科学、制造领域、城市基础设施、物流与交通等领域) 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工业物联网的标准必须包括以上方方面面。而显然德国的工业4.0仅是针对下一代制造价值链的描述模型。很明显工业4.0是为了对抗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而提出的概念,为了在互联网时代巩固德国在生产制造业的领袖地位。它是按照国际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其自身的工业基础及未来技术趋势而描述的德国工业发展蓝图,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未来量身打造的国策,绝不是颠覆原有的生产制造模式,而是对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的一种变革。它能够最终靠生产制造模式的优化,改善提高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工业4.0本身并没改变社会,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它从根本来说并不是一场工业革命。

  更多行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微信菜单“橙e有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